中华文化源源不绝
四羊方尊、素纱单衣等很多珍贵文物
都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
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
你知道在哪儿能亲眼目睹它们的风貌吗?
今日是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
让我们一同走进博物馆
感触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陶鹰鼎,来自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仅有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远古陶器。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陶猪首,外观卡通,全身布满彩绘,眼睛轻轻凸起,有两只大大的耳朵,容貌憨态可掬。网友点评是殷商人的“玩具手办”。2003年出土于殷墟孝民屯M7,现存于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
“妇好”鸮尊,商代晚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鸮尊全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安稳支撑点,构思奇巧。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一件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我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商晚期的著作,其肩部、腹部与足部为一个全体,被奇妙地规划成四只卷角羊各居一隅的造型;羊身浮雕雷纹与龙纹交错,极为精巧,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模范”。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现在陈设在国家博物馆。
一号青铜神树是全国际已发现的最大单件青铜文物。修正后的青铜神树通高3.96米,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九只神鸟分立于枝干上,造型精巧灵动,现存于三星堆博物馆。馆内还藏有铜人面具、黄金权杖、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等等。
太阳神鸟,商周时期的金器,重20克,厚0.02厘米,含金量高达94.2%。整器呈圆形,选用镂空方法体现,内层为等距散布的12芒太阳纹,外层由4只逆时针翱翔的鸟组成,围绕着旋转的太阳翱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保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大克鼎,西周中期圆鼎的典型款式。其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呈下垂之势,腹壁扎实,大立耳,蹄足,形制厚重,充沛体现出了青铜鼎威严、严肃的礼器特性。大克鼎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与藏于我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各镇一方。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是我国现在编钟发现数目最多、乐律最全的一套,现存于湖北博物馆。
熟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帝陵的“地下军团”——兵马俑,一经发现即震动国际,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兵马俑千人千面,无一相同,现存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件公元前186年的素纱单衣。素纱丝缕极细,曲裾素纱单衣分量48克,直裾素纱单衣分量49克,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院。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是我国初次发现的标准最高、最完好的玉制葬衣,现存于河北博物院。
金光闪闪的马蹄金、麟趾金、金饼,周身饰有精巧纹饰,纯度高达99%。2015年出土于海昏侯墓,现存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写给亲朋的一封信札。原帖只要5行,总共47个字。其行笔天然流通,俊丽秀雅,为行书前期的模范之作。《伯远帖》全卷的其余部分则为后世装裱时的题跋。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传世的仅有画作。这幅画横长80.05厘米,纵长43厘米,描绘了古时贵族出游的场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留存于世的仅有一件著作。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势互异。这幅画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从陶器、瓷器、金器
到充溢故事的书画典藏
每件文物都超“有料”
今日
你去了哪个博物馆
最pick哪件文物
欢迎在谈论区留言共享
本文部分来历:央视网、共青团中央大众号
更多热门速报、威望资讯、深度剖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历:CCTV国家回忆
流程修改:U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