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张玉华。
9月10日清晨2时37分,101岁的开国少将、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
▲ 那个在2015年“9·3”大阅兵上,以一个规范军礼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将军走了。
▲ 那个在2016年阴历猴年春晚《将军与战士》小品最终,坐在轮椅上被搀扶着站起来,面向全场庄重敬军礼的老将军走了。
▲ 那个1986年离休后一向乐善好施,协助全国各地困难大众,支援灾区公民的“慈悲将军”走了。
9月16日上午,张玉华老将军遗体在南京火化,遵其遗言,只需老将军的直系亲属和老干部服务处干部及身边工作人员到现场送行。老将军说,“凶事从简,要办出个从简的姿态”,咱们未能到现场送行,更没有相片留存!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1916年出世,1935年参与我国共产党,1937年参与胶东天福山起义,历任连队指导员,大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副军长,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副政委、政委,武汉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参谋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早在2001年,老将军就已写好遗言,并三次修正。
这份遗言名为“我的后事留言”,内容有两页A4纸。
他说,"我活着为公民,我的后事也要为公民考虑,不向安排提任何要求,不去做与死者无益与活者有损的事"。
生前,老将军有个美好的咱们庭。五个儿女,子孙满堂,曾孙辈最大的十多岁,最小的才1岁。老将军还特意立嘱,"我的子孙,要永久跟着共产党走,终身为共产主义斗争"。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乃榜样。
字字厚意,令人起敬,如涤心灵。
这遗言,是老将军阅历风雨的洗礼后的做人原则与行为规范。
功勋卓著的老将军,没有留下金,也没有留下银,却留下了比金银愈加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玉华老将军尽管离开了咱们,但他的这个军礼和终身的贡献,却永久的痕迹在了咱们心中。
老将军视民如母,他说心中有3个妈妈
他生前屡次说,他的心中有3个妈妈,第一个是他的生母,第二个是哺育他的公民,第三个是培养他生长的党。对第一个妈妈,他非常贡献她。对第二个妈妈,他永久也酬谢不了,但只需他有一口气,就要为公民干事情。对第三个妈妈,他的崇奉是,要永久听党的话,跟党走。
老将军对党忠实,终身饯别爱党信党跟党的许诺
前史与实际的价值、崇奉与人道的实在,在他身上都表现得酣畅淋漓。作为一个有着8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不渝饯别党员的许诺,单说他的遗言,没有慷慨激昂的词语,朴素直白中流显露无比坚决的崇高崇奉和对党对公民的无限忠实。
老将军酷爱学习,从不错失每一次教育活动
2016年2月29日《公民日报》登载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整体党员中展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说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计划》等文章,老将军当晚就招集身边工作人员和在南京的子女开会学习。他还特意打电话给远在北京、沈阳的子女们,要求他们积极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弄清楚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掌握共产党员为人干事的基准和底线。
老将军博施济众,这些年捐款近百万元
从1986年离休后,他的薪酬留60%,其他40%都捐出去了。他说:“我就想不通有的人有了几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留十万二十万就够啦!所以是领了薪酬就捐,再领再捐,我是年年捐。”30多年来,他用自己大部分收入,给西到新疆、西藏,南到海南岛,北到东三省的贫穷大众、校园捐款近百万元。2012年,他荣获“我国好人”称谓。
老将军日子节俭,这些年捐赠大米近20万斤
老将军自己日子非常简朴,却捐赠大米近20万斤。他一件衣服穿很多年,他的袜子有补丁,他的手表从上世纪70年代戴到现在逝世。有一次,老家亲属送他一幅刺绣,工作人员问他要不要裱一下,他却让直接用胶布粘在床头上方的墙壁上。
▲这是他睡过的床,床头有个大窟窿,仅仅用胶带封住。
▲这是他穿过很多年的衣服,有的现已磨破。
▲这是他用了很多年的眼镜、放大镜和手表。
老将军坚持阅览,每天都会写日记、记笔记
每天坚持阅览,是老将军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气。其儿子张建文介绍,读书看报是父亲每天的必修课,除此以外,还每天写日记、记笔记,80多年从未连续。这几年,跟着年纪的添加,老将军读书看报略显费劲,大部分是在床上完结,但写日记、记笔记都要端坐在书桌前。
老将军重视保健,常常送人健康诀窍
老将军生前就爱在宅院里种些青菜、茄子之类的小菜自己吃,只需一提起怎么摄生,便会喋喋不休地讲起了他自创的一套健身16字口诀:“运动健身、饮食健身、卫生健身、达观健身”,来人必送自我保健的汇总资料。虽是小礼物并不宝贵,却浸透老将军的真情厚意。
现在,老将军离别,仍旧不忘贡献,将自己终身爱党、爱国、爱公民的崇高精神展示得酣畅淋漓——
老将军捐赠了自己的眼角膜
9月10日清晨,老将军逝世后,南京市红十字会眼库的工作人员赶到南京总医院病房,向老将军的遗体鞠躬,摘取了他的眼角膜。前哨哥得悉,尽管老将军已是百岁高龄,但眼体结构杰出,白叟的捐赠遗愿得以完成。
老将军说捐出留存体内77年的子弹
他23岁第一次参与战役,是“天福山起义”领导人之一,曾参与过胶东抗日第一仗——雷神庙战役。尔后,他参与了14年抗战,解放战役中的四平攻坚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役。战役中他三次身负重伤,还有一颗子弹在他体内残存77年。他曾写“后事留言”说,“离世后可取出他体内的那颗子弹,装在瓶子里留给后人,作为‘不忘曩昔’的纪念物。”
▲ 2005年8月20日,为合作我国公民抗日战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成功60周年宣扬,《公民前哨》报曾刊发张玉华老将军的稿件《五发子弹击落鬼子飞机》。
▲ 留存张玉华老将军体内77年的子弹。
老将军说再给老家小学捐些钱
按其遗愿,老将军子女将给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昌小学(曾经叫张皮村小学)捐款10万元,作为华华奖学基金。
老将军还说过逝世不留骨灰
▲ 子女将于9月17日,前往天福山,将老将军的骨灰撒向当年的起义地。
老将军的离去,留下太多的哀痛。
▲ 得知张玉华老将军离世,其地点颐和路社区的上百位居民自发前往家中,希望能送白叟最终一程。
▲ 从1986年开端担任淳小等10多所校园的校外辅导员,每学期开学,老将军都会给孩子们进行传统教育,还总会买些学习用具,发给德才兼备和家庭困难的学生。那些听惯了老将军讲传统的小学生们,自发前来吊唁,今后他们再听不到张爷爷讲故事了。
▲ 许多受过老将军赞助过的白叟、残疾人和低保户看到电视、播送或微信后,都自发前来吊唁。据知,老将军生前,整个颐和路社区受过其赞助的家庭就有 60 余户。
▲ 曾被老将军捐助过的大学生,写来长长的信,看完让人泪目。
还有人经过诗篇的方法思念老将军,这是咱们向老将军问候,向一个年代问候。
更多的人,只能经过朋友圈表达对老将军的哀思。
张玉华老将军走了,留下了一份平普通凡、安安静静为抱负斗争的传承,留下了一个从从容容、坦坦荡荡为工作贡献的模范,留下了一股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公民服务的力气。
来历:解放军报记者归纳公民前哨微信大众号
本期精彩回忆
让我国人“开天眼”的南仁东逝世,他把咱们的目光拉进星斗大海
“马云爸爸”要被普京shui了?
27天越轨9次,安倍垂涎的“印度情人”瞬间碾压马蓉!
假如英国掉进台媒这大坑,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博士控诉在美含冤入狱,是环环一篇社评救了他!